2.坚持把稳定物价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是实现零通货膨胀的根本出路
在如何处理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上,长期以来人们存在着很大的争论。过去,由于凯恩斯相机抉择理论的影响,通常认为中央银行应把宏观经济管理的四大目标(即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作为货币政策目标。这种理论被运用于实践,至少有下列两个方面的危害:(1)虽然四大目标从长期来看是相互一致的,但它们至少在短期中存在很大的矛盾。例如,当失业率提高,经济衰退时,为了在短期内刺激经济的增长和就业的增加,政府就要增加货币供应量,从而牺牲物价稳定的目标。而当通货膨胀较高时,政府为了反通货膨胀,就必须付出失业率升高、经济滑坡的代价。在此左右为难之际,政府为了眼前利益,往往会以牺牲物价稳定为代价来换取暂时的经济繁荣和充分就业,从而损害经济的长期健康持续的稳定发展;(2)容易导致反通货膨胀计划的流产。因为在通货膨胀初期,经济一般会出现滑坡,失业率会提高,因此为了兼顾其他目标,中央银行常常会被迫放弃反通货膨胀计划。 www.dxs89.com
几十年来,美联储基本上执行的是多目标的货币政策。但事实已经证明,美国的多重货币政策目标是不可行、也是不现实的。在实际运作中,美联储总是被迫在四大目标之间做出明确的选择,四大目标根本无法彼此兼顾,它们实际上是美联储在某一特定时期的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范围而并非一组配套的目标。
在我国,长期以来奉行的是稳定币值和发展经济的双重货币政策目标。就理论上而言,我国货币政策双重目标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统一关系。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两者又经常是矛盾的,当经济发展的速度导致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物价的上涨和币值的下跌,这种以牺牲币值的稳定而换取的经济增长显然是不可取的,而且也是不可能持续增长的。当币值不稳,物价上涨到整个社会无法承受的程度时,就会被迫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放慢经济发展速度、控制货币发行、减少贷款、压缩基本建设规模、加强现金管理和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等等,从而使国民经济左右摇摆、大起大落,时冷时热,造成重大损失,结果是欲速反而不达。
在这个问题上,美国的教训是深刻的,我国几十年的建设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应把我国长期奉行的双重货币政策目标改为稳定币值的单一货币政策目标。理由是:首先,目标与目的是有所区别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首先就应该是为了币值的稳定;而发展经济则是国家的宏观政策目标,同时也是中央银行稳定币值的目的。很显然,两者是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直接目标与最终目标的不同。其次,实践证明,双重货币政策目标难以兼顾,总是顾此失彼,而且在取舍之间中央银行又总是被迫以牺牲物价的稳定来换取经济的增长。我国历次经济高速增长的后果总是伴随严重的通货膨胀的事实就是很好的例证。最后,改为单一目标后,把币值和物价的稳定放在首位,不仅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直接目标相吻合,也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即发展经济相一致。总之,当中央银行选择稳定币值作为单一目标后,可避免总是处于两难甚至多难的选择之中,竭力为经济的增长提供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从而在实现自身货币政策目标的同时,间接地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最终实现发展经济与稳定币值之间的最大和 与内在统一。 www.dxs89.com
3.主要应用货币政策提高国内需求是目前预防通货膨胀的有效措施
不同类型的通货膨胀会有各种不同的发生原因和表现形式,有时通货膨胀还会是各种不同类型的组合。因此,反通货膨胀措施也需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的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成功。我国的通货膨胀就形式而言无可例外地也是一种货币现象,但在货币现象后面又隐藏着导致通货膨胀的各种特殊原因,既有成本推进,又有需求拉上,还可能是各种因素的混合,而且各个时期通货膨胀的成因也各不相同。由于国情的不同,客观上决定了我国的通货膨胀成因具有特殊性,因此无法生搬硬套国外的经验教训。但是,我们在治理通货膨胀时却总是习惯于“一刀切”,一会儿是紧缩银根,www.dxs89.com全面整顿;一会儿又是放松银根,一哄而上。结果造成“一紧就死,一松又乱”的恶性循环,使国民经济遭受极大的震荡和破坏。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由于计划失误和宏观经济失衡而引起的,也与大量的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不规范有关。总之,产生通货膨胀的原因十分复杂,因此对通货膨胀的治理也必然是一个系统工程,只能通过综合治理、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这几年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还是一种投资拉动型的增长,而且这种投资还是一种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方向相悖的以国家为主体的投资行为。在目前国内外经济的大环境下,如果主要依靠财政政策,宏观调控的回旋余地显然会变得越来越小,难度则会越来越大。应该认识到,以国家作为投资的主体,用财政的钱来进行投资,只能局限于一些公共基础部门,政府的真实意图只能是“抛砖引玉”,借此为民间资本搭建一个平台,拓宽空间,调动起全社会的投资积极性,把国内需求这个轮子尽快地转动起来。因此,目前的关键是要如何把经济中最有活力的部分激发出来,把有效需求刺激上去,把具有实质意义的“新增长点”培植起来,如扶持非国有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尽快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科技投入和收入水平以拉动投资和消费需求以及适当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等等。事实证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能否有效配合,对反通货膨胀的能否成功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www.dxs89.com
最后,通货膨胀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其治理也必然是一项社会工作。因此,在制定和实施反通货膨胀政策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单纯地运用各种经济政策和仅仅注意各种经济政策的配合与协调,还必须同时运用各种法律的、行政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教育的手段来辅助各项经济政策的实施,以配合政府的反通货膨胀努力,这将会是反通货膨胀过程中层次更高、更有意义的一项工作。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由于通货膨胀与社会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所发生的通货膨胀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的政治心理和文化现象。因此,要较为彻底地解决通货膨胀问题,仅靠政府和经济学家的努力是不够的,只有当民众提高了通货膨胀和反通货膨胀的认识并自觉地参与通货膨胀的治理,只要我们能够真正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努力致力于和谐社会的构建,那么,通货膨胀问题的彻底解决也就为期不远了。
参考文献:
(美)保罗.M.霍维慈:《美国货币政策与金融制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0年版。
林与权、陶湘、李春:《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流通与信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孙树茜、张贵乐:《外国银行制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陈观烈:《货币、金融、世界经济——陈观烈选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
郭田勇:《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内涵研究》,《金融研究》20xx年第7期。
沈伟基、陈涛:《对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再思考》,《宁夏社会科学》20xx年第6期。 www.dxs89.com
王广谦:《20世纪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的简要回顾与评述》,《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xx年第1期。
向东:《如何借鉴西方的通货膨胀理论》,《财政研究》20xx年第4期。
宏观经济论文 宏观经济学论文 宏观调控论文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美国反通货膨胀取得的经验和对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