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生在线网大学生专栏毕业论文优秀毕业论文经济论文宏观经济论文科学发展对毛泽东社会发展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科学发展对毛泽东社会发展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07-22 01:10:35  浏览次数:589次  栏目:宏观经济论文
标签:经济论文,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格式, 科学发展对毛泽东社会发展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http://www.dxs89.com

  摘 要:发展是人类从古到今的不懈追求。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针对中国国情,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21 世纪发展的国家战略,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社会发展战略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伟大品格。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社会发展战略思想;继承;发展

  发展是人类从古到今的不懈追求。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社会发展战略思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思想。在这一重要战略思想的指导下www.dxs89.com,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为以后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了物质技术基础。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针对中国国情,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21 世纪发展的国家战略。这是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新探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伟大品格。

  一、毛泽东的社会发展战略思想

  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思想可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以前,毛泽东早在1945 年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就指出:"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1]在建国前夕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即毛泽东说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即将获得的时候,毛泽东便顺理成章地提出了民主革命取得全国胜利后,即无产阶级取得全国政权后,党的根本任务是"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2]不难看出,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党和毛泽东即已明确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 www.dxs89.com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中国社会的特点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开始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

  在1958 年5 月召开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主持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这条总路线的基本点中,明确把建设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

  1964 年12 月,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代表毛泽东和党中央向党内外正式宣告:"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3]至此,四个现代化正式确定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战略目标。

  毛泽东坚持实现四个现代化要走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1957 年2 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专门对"中国工业化道路"做出明确概括: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关系问题www.dxs89.com。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这一点必须肯定,但是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构想的其它方面也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方针上,毛泽东提出"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在经济建设问题上,毛泽东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和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以及"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在经济体制改革问题上,提出了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在民主政治建设上,提出了扩大人民民主专政,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思想;在文化建设问题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等。 www.dxs89.com

  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问题上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正确思想、观念、方法,但也有一些失误,主要是方法上的失误,有些失误是重大的。

  在毛泽东社会发展战略中,赶超战略成为发展战略的突出特征。1955 年毛泽东就曾谈到:"我们的目标是要赶上美国,并且要超过美国。"究竟需要多长时间,"看大家努力,至少是五十年,也许七十五年,七十五年就是十五个五年计划。哪一年赶上美国,超过美国,我们才吐一口气。"[4]这之后,毛泽东曾多次提出我国的发展目标是十五年左右赶上和超过英国后,准备再用20 年到30 年的时间在经济上赶上和超过美国[5].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过程来看,毛泽东当年提出的这个战略目标,至今还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但为了实现"超英赶美"的战略目标,毛泽东通过"政治挂帅",特别是通过抓阶级斗争,来推动经济的发展,搞阶级斗争扩大化,干扰和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在总结我党过去社会主义建设的教训时说:"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领袖,中国革命是在他的领导下取得成功的。然而他有一个重大的缺点,就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是说他不想发展社会生产力,但方法不都是对头,例如,搞大跃进、人民公社,就没有按照社会发展规律办事。"[6]

  二、科学发展观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社会发展战略思想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吸取世界上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主题,大力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全新的发展理念。 www.dxs89.com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一个系统、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将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发展的基本要求,本着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www.dxs89.com,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追求。将改革开放作为动力机制,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这些新的内容准确地把握了当今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赋予发展观以崭新的时代内容。从思想发展史的角度分析,后者总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正是前后相承的历史变迁,使中华民族历史的主题越来越鲜明。科学发展观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社会发展战略思想既有继承,更有发展。

  (一)关于继承性

  第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过程中,在总结中国革命多次胜利和失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同党内的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倡导和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辟了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在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开创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是非常艰难的。要科学认识中国国情以及中国革命的特点与规律,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必须破除教条主义,勇于解放思想,倡导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共产党通过延安整风,批评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极大地解放了全党的思想,促进了全党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必要性的认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确立起来。 www.dxs89.com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胡锦涛指出:要紧密联系加强和改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大力弘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精神。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键是要引导全党同志不断地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之真,务发展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7].

  第二,科学发展观继承了党的毛泽东于发展的思想,毛泽东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来源之一。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一贯主张和要求。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8]毛泽东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行经济建设,增加人民群众的物质福利,看作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根本目标追求。在展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同时,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的任务。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毛泽东具体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带有全局性的十种关系。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重要观点,党的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以及党和国家主要任务的论断,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毛泽东思想的社会发展战略的思想,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作为系统、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的科学发展观,涉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各个环节,包涵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方面,在多方面继承了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社会发展战略思想。 www.dxs89.com

  (二)关于发展性

  第一,对发展的科学内涵作了更为科学的界定。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和首要内涵,发展必须是既合规律又合目的的科学发展。发展的合规律性是指要符合人类社会建构和发展的规律,符合客观条件,符合历史趋势和时代要求。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一种系统的、综合的、整体性的发展,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当代发展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从发展客体论转向发展主体论,既重视人的作用和人的价值,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已失去了其合法性和合理性。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实际上把人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这无疑是社会发展观的一次历史性变革和重大突破。

[1] [2]  下一页

,科学发展对毛泽东社会发展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