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生在线网大学生专栏毕业论文优秀毕业论文教育论文教育研究论文教育研究论文选题技巧及其写作

教育研究论文选题技巧及其写作

07-22 01:06:58  浏览次数:129次  栏目:教育研究论文
标签:教育论文,教学论文,毕业论文范文, 教育研究论文选题技巧及其写作,http://www.dxs89.com

  教学研究的"教室-生态"范式在课堂教学中观察的重点,恰好是被"过程-成果"范式的教学研究排除在观察范围之外的内容。如,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机会、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过程、师生之间的意见是否能够顺利沟通、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否能够顺利进行等。

  在具体运用"教室-生态"范式进行教学研究时,研究者以自然情境的课堂教学活动(即保持课堂教学活动的原有生态)研究对象。例如,研究者会通过对诸如"师生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人际相互作用是如何产生的?"、"在师生的人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彼此的看法如何?"、"这些看法是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等问题了解,来进一步认识课堂教学的特征。 www.dxs89.com

  现代教育社会心理学认为,教师和学生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情境中的人际互动情况并非完全是事前被安排的,他们有相当的自主性。这并不意味社会环境因素不重要,而是强****师和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创造出新的人际相互作用的形态。因此,"教室-生态"范式的教学研究十分注意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主动性。

  重视人们对行为的意义的解释是人种志方法研究问题的一个特点。由于教学研究的"教室-生态"范式是从文化和社会人类学中的人种志方法迁移过来的。所以,它也十分重视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教师和学生对行为的意义的解释。研究者在具体使用该范式进行教学研究时,对于诸如"教师教学的目的"、"学生学习的意向"、"教师和学生对教学或课程的重要性的看法"、"教师和学生参与某种教学活动的理由"等问题是十分重视的。

  教学研究的"教室-生态"范式的研究结果一般是以"磋商"的概念来说明课堂教学中师生人际互动的动态过程。所谓"磋商"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断交换意见,彼此增进了解,逐渐地对达成共识(当然,师生双方的彼此影响力是不相同的)。

  由于语言不仅是人际交往的主要工具,也是人们观察人际交往情况的主要信息源(即语言具有人际交往的表征性)。所以,在课堂教学的现场中,使用"教室-生态"范式的研究者一般把对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对话和学生之间的对话的记录视为重要的研究资料的。正因为如此,有的学者将"教室-生态"范式称之为"社会-语言范式。

  毫无疑问,使用"教室-生态"范式进行教学研究的人员,要透过定性分析的方法去剖析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教师和学生的人际互动的动态过程,要达到完全客观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教室-生态"范式基本上是一种主观的研究方法。 www.dxs89.com

  三、教育论文选题技巧举例

  在这里,选定合适的"切口",确定一个具体、集中、正确的研究方向,这才是最最重要的。

  首先,围绕一个大论题,罗列出各种相关因素;然后在诸多相关因素中,确定研究的重点,即"切口"。为了打开大家的思路,这里只能举一个实例,但愿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如:关于如何开展自主性课堂教学的问题。

  ▲从教师行为来研究课堂教学

  教师作为主导性主体,他的作用就在于能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是我们值得观察和研究的。相对于自主性的课堂教学,我们可以提炼出以下一些选题:

  --教师语言的激励性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的有效性研究

  --教师体态语言的分类及其适度运用

  --教师教学过程中"恨铁不成钢"的行为特征及其原因

  --多种媒体灵活运用的技能探索

  --××学科中教师活化处理教材举偶

  --教师对意外事件处理的灵活度把握

  --教师问题情景设计技巧的探索

  --讨论式学习场景下教师调控技术的优化

  ……

  ▲从学生学习行为来研究课堂教学

  自主性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着眼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方式的研究将成为我们的重点。因为学生学习行为、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促使学生素质的提高。由此,我们也可以提炼出以下一些选题:

  --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度的途径与方法(参与读、参与问、参与思、参与议、参与练、参与记、参与演、参与板书)。 www.dxs89.com

  --学生超前学习的现状分析与优化指导(现状:在新课初始阶段,学生对学习需求具有盲目性;回答问题无准备,被动;完成作业,被动;对策:超前学习,提高对学习的需求程度,主动发现问题--有准备地提出问题,从而实现主动学习)。

  --学生小群体学习特征及内在原因

  --在讨论式合作学习中学生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

  --开放型(内容、空间)学习活动中学生自主能力的研究;

  ……

  ▲从师生互动来研究课堂教学

  自主性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出作为主导性的教师主体与发展性学生主体的互动关系,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平等对话。他倡导民主、和谐、共同探究,以学生发展为终极目标,由此可以提炼出以下一些选题:

  --学生质疑表达与教师点拨指导

  --教师期望在学生学习态度转变中的应用

  --××课堂教学中师生平等对话情景的创设

  --开放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应把握的"度"

  --教学机智与学生的思维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

  小结

  只有从某一个侧面、某一个角度切入,才有可能使论题明确、集中;唯其如此,一个教师个体的力量,才有可能去完成它的研究。倘使以一个备课组、一个教研组、一个学校为单位来组织研究,那么,论题范围可适当放大,但是同样必须从一个个小的角度考虑,或建立子课题,或作恰当的分工。

  四、论文写作的一般要求

  (一)作好准备--收集资料

  选题确定之后,论文有了中心思想,在写作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是,要写好一篇论文,作者还必须占有丰富、准确、全面、典型、生动具体的材料。从中研究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用具有说服力的题材(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些材料必须是有根有据的,而不是主观臆断的。它们或是通过自己亲身实践研究的出的,或是他人以前研究总结的可靠成果。因此,资料的收集对论文的写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收集资料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www.dxs89.com

  1、阅读有关的理论书籍。

  参加教育教学研究,撰写论文,必须掌握必要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科研方法。对于教育、教学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要理解掌握。

  2、调查研究,收集有关的论据。

  论文的中心思想确定后,作者明确了所要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就要着手拟订调查提纲。列出调查研究从何入手,了解哪些方面的情况,每个方面包括哪些项目和具体内容,需要哪些典型的材料和数据,取材的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应达到的深度和广度,等等。

  3、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

  作者不仅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对于与教育、教学相关的社会科学知识也要有所涉猎。因此,要注意多阅读教育书刊、报纸,收集有关研究信息,吸收他人的研究成果,开阔自己的思路,完善自己的设想。

  (二)安排好论文的结构

  论文的一般结构是:提出论点,进行论证,概括结论。

  1、题目--体现内容。论文的题目是论文的眼睛,也是论文总体内容的体现。

  一个好的题目能吸引读者阅读文中的内容,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好的题目应是用精辟的语言来阐明作者打算探索和解决的问题,要明确、精练、易懂,要能正确地表达论文的中心内容,恰当地反映此研究的范围的所达到的深度。同时要使内行人看得明白,外行人也能有所理解。例如,"浅谈应用题教学中学习的激发"和"问题意识与数学教学"。前一个题目明确的反映了论文的中心内容和研究范围,即在应用题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后一个题目明确而精练,读者一看便知研究的中心内容,即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www.dxs89.com

  2、绪论--提出观点。对本论内容加以简要介绍,把中心论点准确地概括出来。绪论要求写得精炼、明确,字数不宜多。

  常见的绪论写法有:

  --直接申明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

  --提示内容要点。

  --因事发问,启人思考。

  --从日常生活现象写起。

  --引经据典,说古道今。

  3、本论--进行论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论点作分析说明。以事实、数据和有关理论作为论据,按思辨的规则进行推理,展开论证。

  这一部分是论文展开论题、分析问题的部分,论证即阐明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必然联系,证明自己的主张是正确的,以帮助读者了解结论的产生及其正确性。因此,这部分内容应当丰富、充实,观点要与材料一致,有理有据。论述的先后次序,推理的层次,都要根据事理的内在联系来安排,做到有条不紊。所以这部分要求结构的层次性、论证的逻辑性和论据的丰富性。

  一般结构复杂的论文,在中心论点提出后,还要将其分解,在不同的方面设置若干分论点或小论点。在内容结构的安排上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并列式,将中心论点分成几个彼此并列的分论点,然后分别论证求得综合。

  例如,论文"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难点的确定与突破"的并列式结构是这样安排的: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难点的涵义;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难点的成因;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难点的特点;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难点的突破。

  另一种是递进式,将总论点分成几个不同层次的小论点,逐步深入地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 www.dxs89.com

  例如,论文《初中〈自然科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的递进式结构是这样安排的:

  (一)选准研究的问题或专题,体现基础与提高的密切联系

  (二)培养探究能力,促使学生初步学会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三)增强"衔接"力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教育研究论文选题技巧及其写作
《教育研究论文选题技巧及其写作》相关文章

tag: 教育研究论文,教育论文,教学论文,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 优秀毕业论文 - 教育论文 - 教育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