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中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推广粮食机械化、集约化生产,继续调控化肥、种子成本,并加大粮食补贴力度和范围,创新补贴方式。
(2)加强粮食领域多层次的国际合作,完善粮食贸易政策。在强化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的同时,要加强粮食多层次的国际合作,加强东盟和中日韩大米政策的对话,加强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小麦、玉米、大豆出口国政策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完善粮食贸易,实现合作共赢。 www.dxs89.com
(3)重视优质粮食品种的研制、引进和推广,进一步提高粮食的品质。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世界各国均具有消费优质粮食的能力。在确保不与民争粮的基础上,可逐步开发粮食产后的精深加工研究。
(4)健全完善粮食价格和成本监测体系,密切监测国内、国际粮食市场价格及成本变化,拓展粮食信息收集渠道,扩大信息来源,并加强国际市场粮价监测与国内粮食价格预警机制的衔接。
参考文献:
[1]朱险峰。 国际市场粮价演变与国内粮价关系分析[J] .农业展望,20xx(9):3-7.
[2]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摘要(20xx)。
[3]曹慧, 等。 关于小麦主产区农户生产及销售情况的调查报告[J].农业展望,20xx(1)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经济法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经济类论文,近年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