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生在线网大学生专栏毕业论文优秀毕业论文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转变

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转变

07-22 01:05:21  浏览次数:762次  栏目:高等教育论文
标签:教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毕业论文范文, 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转变,http://www.dxs89.com

  据统计,社区学院占美国高校总数的40%,达1200多所;在校生1000多万,其中修学分的有540万人,占美国大学生总数的 44%。社区学院不仅构成了美国高等教育“金字塔”的基础,而且因其办学特色在高等教育界受到广泛赞誉。美国高等教育专家克拉克·克尔说:“美国高等教育界有两次伟大的变革——19世纪初的‘土地赠与运动’与20世纪的社区学院运动”。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点是放在私立短期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上。上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方面发展“五年一贯制”的高等专门学校,把高中与大学两个阶段连接起来,招收初中毕业生,实施职业教育;另一方面发展二年制短期大学,并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合作教育”。60—70年代,日本高等教育学生数增长了 141%,其中短期大学学生数增长了215%,高等专科学校学生数在1962—1970年间增长了213%。

  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点是多科技术学院。 1969—1973年,英国通过合并原有技术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组建了30多所多科技术学院。这些学院成为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

  德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起步在20世纪60年代,其主要机构是高等专科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学制 3年,培养目标是工程技术人员。高等专科学校在 1990年达到122所,占德国248所高等学校的一半左右。它所培养的毕业生在1990年占德国高校毕业生总数的34%。由于高专适用性强,学生就业前景好,在德国颇受欢迎。“向高等专科学校进军”已成为德国高中生的常用语。

  由上可知,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这既是由我国的现实国情所决定的,也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共同经验。世纪之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高校数量上看应当认为得到了迅猛发展。截止到20xx年底,全国独立设置的普通高职高专院校已经达到908所,基本上实现了在每个地市至少设立一所职业院校的格局,此外,还有612所本科学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 www.dxs89.com

  高等职业教育的在校生是479万,占整个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的43%。无论是从在校生现状看,还是从发展速度看,高等职业教育似乎已经承担起了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责任。然而,在我们看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上述迅猛发展并不表明其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主体地位的确立。事实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仍然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最为薄弱的部分,对其办学方向、培养目标、学生就业等存在着模糊认识,甚至是错误认识,普遍存在着向普通高校看齐,随时向普通高校“升格”的冲动。科学地认识和构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四、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对策选择

  (一)科学定位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中,既要重视教育层次的区分,更要重视教育类型的区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位的,任何一种教育类型都不可能培养出到处适用的所谓“全才”。学校类型应该多样化,以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由此,高校类型应该有三种:一种类型是研究型大学,这应该是少量的,这些学校以本科教育为基础,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并重,培养学术型、理论型人才;第二种类型是教学型为主的普通高校,以本科教育为主,有条件的可适当担负研究生培养任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第三种类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我国正式将其界定为专科层次,如同美国的社区学校、日本的高等专科学校等等,培养目标是岗位型、技能型人才。这三种不同类型的高校应当在我国并存,都应当科学定位,各安其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多样化人才。

  在高校定位上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高等教育要面向适应现代化建设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每一所高校要科学定位,也就是说要根据自己的办学传统、资源条件、特色、优势以及当地的社会经济环境及其对学校的期望等来确定在什么领域、层次、地域范围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不应千篇一律、相互攀比。

  我们所说的一流与高水平,并不是搞硕士点、博士点,而是在各自的类型、层次上办出水平,做出贡献,办出一流的教育。所谓的一流的教育主要体现在先进的办学理念、先进的管理和服务、优质的办学条件和能否培养出优质的人才上,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满足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要。

  (二)完善体系 www.dxs89.com

  我们的主要政策建议是:我国应在高等教育领域明确建立普通高等教育体系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当然,这两个体系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衔接、沟通的。相应地,可以考虑改革高考制度,建立起针对普遍高等教育的招生入学考试制度和针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招生入学考试制度,以利于更好地选拔和培养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才。我国现在的高考制度实际上是精英选拔,是以学术型训练为主。这种高考制度不利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选拔人才。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是岗位型、技能型教育模式。它既包括学历教育,也包括由职业资格证书、技术等级培训和岗位培训、职业培训组成的非学历教育,其中特别重要的是职业资格证书教育。

  现行的成人高等教育体系应改为继续教育体系。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自成体系的时代已经结束。其实,本应是业余教育的成人高等教育早已向普通高等教育看齐,早已大规模招收应届高中阶段毕业生进行全日制的学习,以至于“电大不电,函授不函,自考不自,成人不成,夜大不夜”。

  本来,我国的成人高考是临时性措施,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到后来却制造出了一个低水准的成人高等教育体系。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今天,应当可以考虑取消单独的成人高考制度了,变成人教育为继续教育体系。当然,成人教育却将会以继续教育的形式永远存在下去,并由普通高校、职业高校和培训机构承担,以适应终身教育发展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三)办出特色

  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其独特的办学理念和独特的办学定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能否充分发挥其价值特点和功能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能否办出特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岗位型、操作型人才,岗位型、操作型人才不同于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是由教学型大学培养的,是与研究型人才相对应的,其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强调实践性,但仍是按学科设置专业,培养较为通用的专门人才。

  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则是按岗位来设置专业,按照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开设课程,培养人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格外注重实践教学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www.dxs89.com

  在培养途径上,加强与行业和企业的产学合作。要考虑建立双证书制度,即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文凭相比,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劳动的具体要求密切结合,更多地反映了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规范,以及劳动者从事这种职业所能达到的实际能力水平。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更加注重专业设置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以及人才培养的岗位型、操作型,这些特征与职业资格证书所体现的宗旨及目标指向是一致的。

  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举制度,是高等职业教育适应市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保障。因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能有效地解决学校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之间的接口问题,并使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具有明确的职业技能分类和质量评定标准。

  (四)转变观念

  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不仅需要学校、教育部门转变观念,社会大众;学生、家长乃至政府部门,都有转变观念的问题。比如,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必须以大众化的就业观念为必要条件。社会大众“望子成龙”的传统与心态是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一种动力;然而,如果“龙”的内涵仅仅是“国家干部”、“白领阶层”,“成名成家”,或者只能去大城市、大机关、高薪企业工作,那么,这种观念又会成为大众化高等教育不容忽视的社会制约因素’,甚至有可能成为新的“读书无用论”的源头。

  因此,不但要变革计划经济条件下、“精英教育”条件下所形成的劳动人事制度和思维方式,而且要向社会公众正确宣传大众化高等教育条件下就业岗位大众化的新形象,引导他们到中小城市去,到乡镇去,到普通的有一定技术含量或管理要求的劳动岗位上去,同时,鼓励和引导毕业生自己创业。

  总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重新审视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意义。扎扎实实地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担负起“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使命的迫切需要;而要实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充分发展,还必须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看成是整个社会深刻变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性调整,它必将带来人们的就业观、人才观以及就业制度、劳动人事制度等一系列社会领域的深刻变革。 www.dxs89.com

中国 高等教育 结构 战略性 转变

上一页  [1] [2] 

,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转变
《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转变》相关文章

tag: 高等教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 优秀毕业论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