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新办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主要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但是,毕业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是立足地方、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工作、学习的;同时毕业生的就业不完全是本专业行业内的,再说,没有通识教育的基础,学生在校学习和未来就业发展都是狭隘的。 www.dxs89.com
(二)课程设置形式上我们建议开发本科多元文化课程,相应淡化专业课程
因为新办普通本科院校培养的学生是应用性的本科生,能成为研究型学术型的本科生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而且我们比较同意“普通本科层次不能培养专门化的人才,而只能培养人才的‘毛胚’,养成一个人的现代性价值取向。‘毛胚’具有多样发展可能性,具有广泛的选择性;这就需要给‘毛胚’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多样性的视觉和思维方式”的观点。因此课程设计要具有多元文化性、宽广性,而且这与实行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是一致的。
当然,多元文化课程的开发设计不仅仅是提供几十门选修课,更不可能提供几千门选修课,因为仅新办普通本科院校的师资数量就没法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师资数相比,例如,美国杜克大学虽然也只有在校生一万余人,但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三千多门选修课,可是其专任教师就有一千六百多人。多元文化课程设计也是要紧扣特色专业的特色来开发特色的多元文化课程。
(三)课程设计的主体必须是多元参与论证主体
特色专业要真正办出特色,在课程设计的主体上必须实行多元参与论证主体,即必须符合课程论规定的课程设计主体的完整性,也就是说:课程设计的参与主体必须包括学科专家、任课教师、学生、社会人才需求行业的专业人士、家庭、学校等,只有这些主体对具体课程的需求达到了优化组合,这样的课程才具有特色竞争力。
据课题组调查,传统本科课程的设计很多都是在某一专业申报之初,仅仅是各个教研室或某个学科院系的部分专业人员进行的编制,甚至于就是一两个领导参考其它大学的课程设计初略调整一下就上报教育主管部门,一旦教育部门审批之后,该课程体系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忠实地执行着,这是严重不符合课程论的课程开发原理的,必然会导致这样一些课程及其培养的学生根本不具备特色,必然导致学生学习与就业、家长、社会怨声载道。
特色专业的课程开发只能充分利用各个主体:充分考虑现在与未来社会人才需求与趋势、借鉴学生及其家长的有效性建议、采纳任课教师对具体课程的实践经验、遵循学科专家的前沿性建议、分析具体学校及其专业的教育资源等来进行课程设计。要办特色专业,特色专业的课程设计就不能是闭门造车和行政大于一切的模式来开发课程。 www.dxs89.com
(四)课程设计内容上凸现专业特色
特色课程是特色专业兴办和发展的支撑基础。我们认为课程内容突出特色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很多种操作方法,例如:工程技术类特色专业的所有课程都可以借鉴德国工程技术类本科课程的设计方式——三分之一的课程内容完全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在具体工程技术公司完成,而且教师也就是公司的工程师;哲学、文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特色专业可以借鉴美国本科课程设计模式——学生一进大学就实行“导师制”,既实行通识课程教育,又使每个导师能为具体学生指导设计具有长远发展的学习、科研计划,并付诸实践;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类的特色专业的课程要凸显特色,
我们认为,首先就要打破毕业前集中实习的课程设计模式,必须每个学期前两周都要安排实习、见习,让每个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专业学习与探索;美术、地理、史学、旅游等特色专业的课程设计,应在每个学期的最后两三周里带起学生走出学校到外地进行实地考察与实践,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课程开发模式,……也许有些领导会认为这将使教育成本增大,其实按照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学校课堂教学的时数完全可以大大减少,
而且美国本科大学的课程计划中三分之一的课时数完全是学生在进行自修;可是国内的本科课程设计的绝大部分还是教师的“一言堂”,这不仅浪费教育资源,而且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的发展。……
(五)新办普通本科院校特色专业课程设计一般步骤
本科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是一个从事高等教育的管理者和研究人员都熟知的内容,这里我们认为特色专业的课程设计也一样,只是在一些小节上要凸显特色而已:第一步,特色专业设置的可能性论证——考辨各种教育资源能否支撑特色专业的兴办;第二步,特色专业及其课程设计的社会调查、咨询;这前两步在许多老牌本科院校(或大学)是专门设立的课程专业设置部门进行常规性工作;第三步,设计特色专业的特色课程草案,由学校具体学科组的成员参与完成;第四步,组织所有课程设计参与主体(学科专家权威、教师、学生、社会人才需求部门领导、家长、学校领导、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等)进行论辩,达成合力性课程内容;第五步,确立教学计划、教材(或组织编撰特色教材、讲义);第六步,特色课程付诸实践,检验,修订;第七步,课程设计的追踪调查、反馈,再修订;第八步,特色课程的更新与拓展;第九步,特色专业的多维性评估(教育部专家、省级教育主管部门专家的评估),形成示范性专业;第十步,拓展兴办相关专业,创建重点学科或特色学科。 www.dxs89.com
总之,新办普通本科院校由于自身的新生性特点的制约,本课题组认为,只有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在设计好特色专业的特设课程的基础上,在办好特色专业的基础上,具备了兴办重点学科的主要教育资源的前提下,才能兴办重点学科。当然如果说是首先创办在学校层面上的校级重点学科,这或许未免不可,但,我们认为,校级重点学科也还得需要相关教育资源的支撑。
本科院校 特色专业 建设 课程设计,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建设中的课程设计